当代作家网

标题: 《地怨》第四十七章:学瑞心中的烦恼(一)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之之    时间: 2018-3-12 16:25
标题: 《地怨》第四十七章:学瑞心中的烦恼(一)
    王学瑞三年没领工资,儿子也下岗半年之久,上有近九十岁的母亲,下有十一岁的女儿,维持生活全靠老婆每月五六百元的工资收入,平均每人每月不足一百二十元,比贵州省贫困山区的农民收入还要少。对于生活在大城市,而且消费很高的广南市人来说,那是多么艰难啊!
    困难的生活,犹如套在脖子上的绳子越扣越紧。往日正常的每餐两菜一汤,如今,连一菜都维持不了。特别是她老人家患病在床,不仅没有钱送入医院治疗,而且连买一些补养药品的钱都没有,每顿陪着一家人吃一些清菜或豆腐。王学瑞眼巴巴地看着母亲那被病魔折磨而消瘦的面孔,心里犹如刀割一样感到万分难过。特别是看到自己的爱人周兰,她日夜为自己的事烦闷,为家庭生活奔走操劳而显得憔悴与无奈时,他的心就更痛苦。料不到,由于自己采写这一二篇反腐文章,给杂志社全体干部职工带来那么多痛苦,使他们全部失业流浪社会;更料不到,给自己的家人带来这么大的灾难与困苦,连母亲患病都没有钱送往医院治疗。这就是一位作家写反腐败文章所带来的悲剧。
    面对这一残酷的生活环境,他曾在自己的书房中暗暗地流过泪,也曾经浮现过死去的念头,不死去问题是不会解决的,也许死后这种长期带病工作,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才能够让人们知道。到那时候,他的事情也就会昭雪,冤案会得到平反。
    为了摆脱这一精神折磨,王学瑞多么想走向另外一个世界啊!到那里,如果上帝仍然安排自己当一位作家的话,他再也不写反腐败文章了。
    但是,他又倒过来想着,自己正在被潘沿美审查之中,死了,潘沿美倒说自己是畏罪自杀,给自己一生清白的头上,戴上一顶永远摘不掉的帽子,反而为潘沿美等人打击迫害反腐败干部创造了立功的好机会。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有一句著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是,不死,这凄风苦雨,无止境的痛苦打击,何时才能结束呢?他又联想起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为反腐败辞官还乡。在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位作家,一位社长,因写反腐败文章遭受陷害,还要被迫还乡寻生路吗?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18-3-12 22:54
[attach]2306[/attach]





欢迎光临 当代作家网 (http://www.ddzj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