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当代作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面圣旨引起的思考

[复制链接]

23

精华

889

主题

1161

帖子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阴县南洛村郗家那面圣旨
                                                                                                         整理:李立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ksohtml8960/wps1.png清时华阴邑内南洛郗家、员庄李家、上洼员家、小涨王家为华阴本地望族,在华阴当地享有盛誉。今天我们来聊一段关于清时南洛村郗家圣旨的一段旧事。

南洛村为华阴邑地老村落。《郗家家谱》载,明初始祖郗显自蓝田迁于华阴邑西北二拾五里此村落。南洛村建村可能更早,待考。因建三门峡水库,后于1958年移民别县。郗家后人收藏有一张清咸丰年间圣旨,虽在文革时被焚烧掉,但圣旨内容郗家后人有背诵下来的,并誊抄于纸上,因此我们得以见文字全貌。

圣旨内容如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①。协辩大学士②,郗廷楨。学醇品正③,在上书房行走④多年。深资训诲⑤,现承辩贯⑥。录底本详⑦,慕辑不贵余力⑧著加思交部议政⑨。钦此⑩!咸丰二年三月二日”。

此圣旨大意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协办大学士郗廷槙,学问醇厚、品德端正,在皇帝读书的上书房任职多年,为皇子皇孙们的教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如今承担编纂整理典籍等事务,所记录的底本详细精确,他认真勤勉地进行编校,不遗余力。特加恩将此事交由相关部门商议具体的奖励事宜。钦此。 咸丰二年三月二日。

郗廷楨为华阴邑地南洛村人,《华阴县志》未载,遗漏(县志遗漏在古代常有,如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驻跸华阴台头村,《清实录》有载,而《华阴县志》未载)。从圣旨中的“协办大学士”可知郗公身份。协办大学士为中国清代职官之一,品级为从一品。在清代,这一品级与六部尚书、左都御史等部院堂官相当。不过,由于协办大学士直接服务于皇帝和内阁大学士,其实际地位往往要高于这些普通的部院大臣。在官场中,它被视为一种极具荣誉和前途的官职,许多六部尚书和地方总督都渴望能够晋升到这一职位。

协办大学士主要协助大学士处理朝廷政务,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虽然在品阶上低于正一品的大学士,但他们往往也是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能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大学士因事不能履职时,协办大学士还可能承担起部分大学士的职责,确保朝廷政务的正常运转。

“在上书房行走”。清时的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建于雍正初,门向北开,共五间,是清朝皇子、皇孙等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在上书房行走”并非正式官职,而是一种差使,即在宫廷的上书房内任职做事。担任此差使的官员,主要职责是教授皇子、皇孙们儒家经典、历史、文学、书画、满蒙语言、骑射等各类知识和技能。

“在上书房行走”是一种非常荣耀的身份象征,意味着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器重。因为皇子、皇孙们未来可能成为国家的统治者或重要的皇室成员,教导他们的官员责任重大,其言行和学识会对皇室子弟的成长和未来的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

从圣旨内容可知,郗公廷槙后又从事“慎慕(编)辑”工作,工作“不遗余力”,朝中上下交口称赞,于是在咸丰二年(1852)得到朝廷嘉奖。此圣旨也被郗家收藏传世。

清时华阴岳镇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从事医药生意的人,遍布全国各地。甘肃兰州当地因清时华阴籍开药铺及从事药材生意者颇多,被称为小华阴。南洛郗家为医药世家,郗公廷楨除政绩卓著外,此人也精通医术,曾为慈禧太后调理身体,慈禧后喜得龙子。山东《东阿县志》有载:清文宗(咸丰)先天体质虚弱,膝下无嗣,文宗五年懿嫔(即慈禧)有喜,文宗喜命朝庆之。懿嫔患“血证”(今称习惯性流产),身虚,御医遍治而无效。四方寻访名医无果,龙胎不保。帝急而躺于病榻。命户部侍郎杜翰寻访四海名医。向帝荐帝幼之师郗延槙可医之。进献东道之胶(即全盛郗)。懿嫔以黄姜汤化阿胶服之,即保胎气,治愈“血证”。后帝添子穆宗(即同治帝)。文宗大悦,封东道<即全盛郗>阿胶为“全盛郗贡胶”。御赐郗延槙三宝物:一曰黄马褂,二曰盘龙杖可直进面圣。三曰御书“福”字,和对联一幅。从此东道全盛郗阿胶常进于宫,专贡皇室民者不得受用。清穆宗十年,帝命郗延楨槙亲监熬胶现制“九天之工序”而其胶。延槙改名为“全盛郗九天贡胶”。常送京师。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ksohtml8960/wps2.png
朝廷所赏黄马褂、盘龙杖及咸丰御笔“福”字
东阿县志中的“帝幼之与圣旨上的“行走于上书房”,两者也是对郗公廷槙身份的互为佐证。慈禧得龙子后,古代母以子贵,也就更加巩固了慈禧在后宫的地位,咸丰帝也异常欢喜。后朝廷奖赏郗公有黄马褂、盘龙杖(可直接面上)。咸丰帝亲自书有“福”字赐于郗家。以上物件现存于郗家后人。《神医喜来乐》的原型便是郗公廷槙,“喜”通“郗”,只是郗家人后人尊先人“藏拙”之教义,不愿抛头露面,“郗”也就改成“喜”了。此电视剧经播出,在2003年掀起收视热潮。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dzja.com ( 沪ICP备14013917号-6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