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21-5-12 17:57 编辑
(6) d 深海探索的前世今非(1) 接下来就该唐瑞聪唐少的发言了。而此刻唐少的内心有些打鼓,毕竟虽说深海的知识储备他是不含糊的,问题是他一直以来认为人类的最好还是不要把海洋世界过多的过度的开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大家伙儿树立起海洋保护的意识更须加强。更希望听一听王教官的切中肯綮的空间布局的最新研究,以便大家也别纠结在海洋开发这个问题上。于是他点头示意教官,打算在自己简单的概述之后由王教官谈一下最新空间布局的新思路。王教官从他的眼神中似乎也明白了他的这种意思,就微笑的点了一下下颌。 唐少关闭了投影仪,打开了室内仿自然光源的吸顶灯。他想让大家集中注意力聆听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拓展思维的能力。 “有一种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那就是地球最初生命的起点来自于外星物质裹挟着的干冰和微生物的溅落地球的表面,经过了漫长的演化形成了海洋和最初的生物因子逐步由最初的低等生命一步步衍化出高等动植物,彻底改变了地球的大气和土壤让万类霜天竞自由。毫无疑问,生命孕育于海水之中,江湖之间。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离开海洋进入大陆大概是距今1000万年的样子,而智人后期几乎和现代人差不多的时间不超过5万年前。” “因为大陆植被繁盛,且没有海水的咸味和深水压力,最主要是氧气的充沛。能够进化出心肺呼吸的两栖动物纷纷就走入了花团锦簇植被多样果实累累的草原和森林中来,也给了人类捕捉提供了足够的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从此陆地越来越热闹,海洋就成为大型哺乳鱼类的乐园,毕竟他们体型庞大,若在陆地上很难通过奔跑追逐获取猎物,迫使很多的哺乳动物又一次回到了海洋里。这里边就有一些首鼠两端的勾留在海边的海兽,诸如海豹,海狮,海狗等,还有海象。他们就像是犹犹豫豫的中间派,最终成了一种叫人无奈而唾弃的模样。” “人类就在五万年之内利用大脑智慧和群体联合主宰了地球上的物种,消灭了大量的猛兽,豢养了大量的家畜获得了肌体的健康,寿命也不断增长。海洋世界依旧是蓝鲸的霸主统治地位,直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海域中,蓝鲸的数量相当多。在超过40年后,捕鲸者疯狂的猎杀使它们几乎灭绝。直到国际社会在1966年开始保护蓝鲸后,蓝鲸的数量才逐渐上升。一份2002年报告估计世界上蓝鲸的数量在5,000至12,000只之间,并分布在至少5个族群中。” “蓝鲸是最重要经济种之一,脂肪量多。国际上规定用蓝鲸产油量作换算单位,即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从现代捕鲸开始的年代起,就对蓝鲸竞相滥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杀蓝鲸近3万头。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蓝鲸为禁捕的保护对象。未开发前蓝鲸至少有20多万头,现在估计最多有13000头。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1989年发表的统计报告说,蓝鲸现在只有200-453头幸存者。这是根据在南半球经过8年的调查得出的,已经濒临灭绝。” “人类对蓝鲸种群的恢复造成威胁,多氯联二苯化学品会在蓝鲸血液内聚集,导致蓝鲸中毒和夭折,同时日益增加的海洋运输造成的噪音(the noise pollution),掩盖了蓝鲸的声音,导致蓝鲸很难找到配偶。 海洋温度的改变也会影响蓝鲸的食物来源,暖化趋势也会减少盐分的分布,这将会对的分布与密度造成重大的影响。” 除了蓝鲸,海洋里存在的鱼类品种目前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5万种,科学家在二十一世纪初就进行一个计划叫做海洋生物普查,花上10年时间,花10亿美元的经费,共有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参与到这个史无前例的合作计划中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海洋科学家可以一起合作。从2000年开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个新的海洋物种被发现。根据这个研究计划的估计,大约还有5000种海洋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没被发现。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深海鱼的调查太有难度了。 “深海鱼生活在百米以下深海区域,所以对于其捕捞方式只能是远 洋深海拖网或者勾掉捕捞,然后捕捞上船,及时速冻。而且由于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在零下18摄氏度的保存状态下并不会导致营养流失,气逆鲜度和质量可以被很好的保留,且相比淡水鱼和近海鱼,深海鱼被当代工业污染的可能性会更低。由于深海鱼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b.c等,所以对人体健康具有以下益处。” “深海鱼分属十多个科,特征是口大、眼大,身体某一或某几部分有发光器。发光器既用于诱捕猎物,也用于引诱配偶。深海鱼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压力极大,极寒冷和黑暗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了这些特殊习性。深海鱼的栖息地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由于深海中的竞争不如岸边或浅海中那么激烈,使许多原始类群得以存活至今。最重要的深海鱼类群有深海垂钓鱼、蝰鱼及毛口鱼。深海垂钓鱼属角鮟鱇亚目。它们诱捕猎物的方法是摇动脊鳍的鳍棘作为诱饵;蝰鱼属蝰鱼科,有许多夹状牙,是可畏的掠食性鱼;毛口鱼属钻光鱼科,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鱼类。” “下面说一说深海矿藏。海洋矿产资源蕴藏量巨大,海洋不仅覆盖着71%的地球表面,也覆盖着极为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所有能叫上名字的矿产资源,海底都有,目前流传度较广的有煤铁等固体矿产、海滨砂矿、多金属结核、富钴锰结核、热液矿藏、可燃冰等。据统计,太平洋海域矿物蕴藏量达16000多亿吨,包括2000多亿吨锰矿,50多亿吨铜矿,90多亿吨镍矿,30亿吨钴矿,相当于陆地矿山中铜矿的50倍,锰矿的200倍,镍矿的600倍,钴矿的3000倍。而且大洋锰结核矿还在继续增长,因此深海大洋锰结核矿很可能会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在过去了一千年里,各国都在基于海底这么丰富的矿产资源各显身手的派驻人马占据小岛,从而获得所谓的200海里以内的控制权,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在太平洋中区要占据无数的小岛的缘故。中国海岸线上动用国家舰船打捞宋以来出口瓷器沉船也是不遗余力的,但攫取海底矿藏这一块就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对此我国也组建南海资源局,也只有南海和北极和南极可以做科学利用的研究。不考虑海洋种群的生态环境肆意开发的行为中国绝对是要反对的。” “海底有巨量钻石矿不光是能源类和稀有金属类矿产资源,连钻石矿海底都有,且储量丰富极了,但开发的权属很长时期悬而未决。 除了对经济方面产生影响外,科学界对海底采矿之所以关注,在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如果大规模海底矿产投入工业化开采,势必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伤害甚至对海洋生态造成灭顶之灾。这也是联合国制定条例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矿业公司开发矿产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废水废液和固态垃圾,如果将产生的工业废料带回陆地专门加工处理,将会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这对于商业开发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最有可能的应对措施是,直接将废物排回海底。这其中就可能包含一些汞和铅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方圆数百海里的海域和生态造成破坏,加上大洋环流的影响,扩散到世界各个海域。” “除了污染,还有个海洋生态多样性保护问题。” “美国生物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用两年的时间,在海底发现了几十万个新物种,比如说一种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排出甲烷的细菌,可能跟可燃冰的形成有关系,并且对于解决目前温室效应都有很好的生物学借鉴意义。如果这种细菌的基因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起来,也许就能解决能源问题。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外太空的科技进展和最新动向,而深海也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魅力,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极主动探索。海龙号是我国打造出的深海探索的首批探测器,它能够下潜到一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获得海底深处的矿石和沙泥及微生物,其行为不次于到火星上采样。” “我所在的深海资源科考船目前正在基地利用冬季结冰期进行保养。就我两年来跟随科考船行走和从事的科考项目的经历也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深海开发上尤其是开发商都类似早年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植被肆意破坏盗取原木和珍稀林木花卉那样搞得河谷千疮百孔,也包括当年仅仅为了一点外汇收入,在贵州的铜陵、个旧地区开采稀土钨矿,其生态恢复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深海相比较外太空相对还是便于运作和投入的,比如钻石矿就有各国大亨的巨额投入将海底钻石矿开采了不知几百万吨,没有人去管。至于稀土金属更是军事武器尖端器材的抢手资源,海底钻探的专业队伍遍布四大洋和南北极,整个地球都被这种震荡波震荡的海水再难平静。” “为了海洋生物避免遭受震荡的破坏,作为海洋公约的最强执行国。我们的巡视和制止不法分子公然的猎捕珍稀鱼类和挖掘深海矿藏就成了我们科考船的首要任务,自然其编制里就有了更大的权限和制服违法分子的手段。更多的海军特战队都参与其中,我也隶属于特战巡海队的一名军人。为了了解整个地球海洋的资源分布特征,从知识性和实地考察都做到了烂熟于心,而面对形形色色的各国“盗窃集团”的特征和实力值也有个基本的认识。这两年参与了几次大的跨国深海盗挖集团的海空正面交锋,因为预案详备,行动迅速有效地维护领海的生态安全,赢得了全球海洋署和世界资源协调中心的高度赞扬。” “随着大陆资源的日渐枯竭,对深海矿藏的利用也会越来越依赖。保护和有条件的开采和分配成为人类未来不可回避的大课题,人类当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海水的成分、温度不仅仅取决于矿藏开发带来的破坏,还包括大江大河归大海的养分含量,流速规模,对海水的稀释程度以及复杂的大气症候问题……如何确保海洋作为地球的调温器的重要地位,避免全球的天气异样干旱、飓风、海啸、地震等,我们都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全力以赴的参与和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为自己是“深海卫士”中的一名特勤战士而感到无上的光荣。” 大家一度都认为对于海洋啊还算比较的了解,但听完了唐少的这番纵横捭阖的介绍之后的确增强了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人类未来的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都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唐少干嘛那么的爱海洋,甚至投身到这样一个大海研究的事业中去,并且还存在着某种不可知的危险却乐此不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