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四维广土 于 2017-7-10 23:33 编辑
续上
9.17
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情况中国人一般也知道,提到牛津,一定会想到剑桥,说到剑桥也马上会想到牛津。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也有类似中国文人相轻的忌讳,在牛津你不能说剑桥怎么怎么,如果避不开,你得用“那个地方”来代替剑桥,反之,亦然。
牛津是意译的,古人赶牛过河,这一处地势比较平缓,好过,津是渡口的意思。这地名就形成了。又因此地是世界文明的圣地之一,说起来就有一种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感了。
走在牛津街上,一边听李导不断介绍,一边四周观看。这是一个比剑桥更古老的学校,大约建校历史达900多年了,满街的古建筑,典雅而别致,我们途经了一些学院,听李导说:这所大学人才辈出,英国的45位首相有23位出自这个学校的毕业生,美国的克林顿也在这学习过,中国作家钱钟书也是此校的毕业生。
牛津与剑桥成就了众多科学、文学、艺术、政治名家,也是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最多的学校。
这一近千年历史的学校,始终站在科学、知识、真理的前沿,与时俱进。我们国家的办学水平与之差距仍是有天壤之别吧。但同是东方的国家日本,教育追赶得差距就小得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人才。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弊端已路人皆知。人口多不是理由,国情也不是理由,这事大得不得了,小老百姓管不着,瞎操心也没有用。但这事直接关乎你我的切身利益,孩子费心费力,家长操心花钱,结果事倍功半,让人十分闹心。
我就不能明白,别人有好的教学体制,并且分校都办到了中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现成地套用呢?鲁迅先生说得好,称这方法为“拿来主义”。
从根本上说,教育落后决定了人才一定落后,人才落后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一定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中国人的悲剧总是喜欢重演,这让人太担忧了。
英国的没落纵有它的原因,听课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人家总是在前面剖析问题,由问题而办法,理论系统,行动迅速,仍是充满信心,十分务实。
我们千万不能被目前低水平,高速度的发展障碍了一切。认为这帝国没落了,我们正在兴起。
事实上,我们与别人比较仍有许多方面都是落后的,特别是教育体制,人才等核心竞争的东西,我不知道怎么兴起得起来。
下午,安排到牛津世界名牌村去购物,这儿我仍没看到中国的任何品牌。我们不是世界上的GDP老二吗,品牌排位又是老几呢?(未完待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