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当代作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怜的阿秀

[复制链接]

0

精华

49

主题

51

帖子

注册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9:3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穴坡人 于 2024-5-17 10:32 编辑

   阿秀生长在60年代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又是家中的老大,在阿秀的手下还有四个弟妹,这让阿秀成了家中照看弟妹的小保姆。
   阿秀到了上学年纪,由于家庭弟妹多,再加上父母亲重男轻女的观念严重,阿秀就失去了上学机会,认命成了一个不识字的文盲。
   阿秀成了大姑娘的时候,长得眉青秀目的,苹果色脸蛋经常带着迷人的小酒窝,成了左邻右舍人见人爱的大姑娘。阿秀虽然不识字,但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又善于与外面接触,让好多社会青年男子都认识阿秀,都十分喜欢阿秀。
   后来,大队征集青年男女去支援修建青坪水库,阿秀得以去参加那个青年突击队,由于是突击修建,早日完成,阿秀不久就放回了本生产队。在生产队里,阿秀也属于活跃青年,常被大队抽去参加文艺演出,但由于不识文化,有些表演很难完成,就扮演一些简单的角色。  
   若是阿秀识文化,凭借她的美貌与情商,一定能在某些单位混碗饭吃,一定能够许配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可惜阿秀就是一个不识文化的姑娘,让好多青年男子挑剔她的就是个文盲。
   后来,阿秀被一个在公社手联社的临时工盯上了,阿秀不知被那个临时工什么花言巧语所迷惑,两人还恋爱上了,不久两人就结了婚。其实,阿秀与那临时工很不般配,就像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当时,阿秀的父母很不同意,也不好过分阻拦女儿的婚事。因为那时正在大力宣扬“婚姻自由”热潮时期。如果过分阻拦,是要被政府作为重点对象批评的。
   阿秀与那个临时工结婚之后,两人恩恩爱爱的,日子还过比较甜蜜,后来生了两个女儿。阿秀的父母也觉得,阿秀的男人虽说是人才差了点,只要两人过得好,比什么都强。心想:相貌又不能当饭吃。
   阿秀的男人有一个亲戚在县城里做杂活,很会找钱的,日子过得很不错。看到他的亲戚日子过红红火火的,殊不知,阿秀的男人也打起心思:觉得临时工的工资不能满足他们过日子,要去城里闯一下。阿秀的男人便辞去手联社的临时工工作,将阿秀及两个女儿带到县城里去找活干过日子。
   来到城里,首先要租房子,房子租到了,还得去找活干,干一天,得一天的工钱,没找到一天,就白白的浪费一天光阴,日子还需钱才能够打发。
   阿秀的男人觉得,城里的生活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到了城里便知道“铧口是生铁铸的了。”面对艰苦的工作,困难的日子,阿秀的男人感到自己很苦很累,渐渐向阿秀及孩子们发脾气,认为是妻子、孩子拖累了他。每当出去没有找到活儿,或干活疲惫了,或是没有找到钱,心里便都带这怒火回家,对着妻子、孩子就是一顿牢骚。
    阿秀的男人与以前已经是判若两人了。阿秀真是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父母的,不该嫁给这样的男人。但是,那时农村还有着“嫁鸡随鸡,家狗随狗。”的封建观念,何况又有了两个女儿,怎么也不好分手,只好将就把日子过下去。
    阿秀觉得自己不应呆在家里吃闲饭,便决定出去找点事干,可以找点钱补贴家用。通过打听,阿秀便在一家餐馆找了活路,一个月有400多元的资料,作为勤杂人员工资还算高的了。
   阿秀的男人见阿秀有那么高的工资,心里也不是滋味,心想自己还不及一个女人。阿秀见男人心里不愉快,便将自己领到的工资交给自己的男人,也讨男人欢心,使家庭和睦,一家老小开心。
   阿秀的男人在外没有找到活干,有空闲日子便伙同一些无聊人玩起赌博的玩意,开始赢了几十块钱,还觉得可以,比干活来得轻松些。一来二去,便染上赌瘾。成了一个不可收手的赌棍。
   时不时的,阿秀下班回来,见家中的只有两个女儿,阿秀的男人很晚也不见回家。阿秀等男儿回来后便要问过就究。阿秀的男人恶狠狠的什么也不回答。
   阿秀见情况不对,便将工资不再交给男人了。阿秀的男人赢了钱也不找阿秀要,但是输了钱就阿秀要工资了。阿秀不给,便开家伙打人,阿秀无奈也将工资给了她的男人。阿秀真是后悔当初不该嫁给这个凶神恶煞的男人。就这样,阿秀忍气吞声地过着自己不想过地日子。
  由于长期在餐馆里干一些冰冷地活儿,久而久之被得了一种当地成为“弱症”的病。我们当地叫“弱症”,其实就是结核病。在那时医疗条件有限,再加上受经济的制约,好些这样的病都无法治愈而死去。阿秀得了这个病后,十分悲观,不知如何是好。
  她的男人也根本拿不出钱来医治,于是决定将阿秀及两个孩子送一并送到了阿秀的娘家。从城里出来时,阿秀不知往哪里去,就问:“我们到哪儿去呀?”阿秀的男人哄道:“我们回老家,去找草药医生医治。”阿秀信以为真,便同意一同回去。因为在城里没有钱,又有病,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回到老家,始终没有城里的开销大。日子再难,也要好过些。
  到了老家的镇上,阿秀的男人叫他她们母女三人下车,阿秀知道这不是到男人的老家。便问:“你这是送我们到哪儿去?”阿秀的男人只有如实回答:“送你们去女儿外婆家住几天。”阿秀听了,很是吃惊,怎么送到娘家呢?阿秀不想到阿秀的娘家,怕连累娘家,因为自己当年又没有经过爹妈同意而与姓宋的结的婚。再加之娘家的人口多,这样会给爹妈及弟妹们带来极大的负担和怨气。面对男人的决意但又很是无奈,阿秀不禁泪流满面。
  下车后,阿秀的男人找来一个破烂的背篮,将阿秀装进背篮里背着,两手一边牵着一个女儿,像是被打劫后回家,十分落魄的样子。吃力地往阿秀的娘家走去。心里像砸开的五味瓶,很不好受。
   走到一个石坎边,阿秀的男人放下阿秀正休息着,阿秀提出不想到娘家时,她的男人恼羞成怒的说:“你不去,我就将你们母女从这儿推下去。”听到这样恶毒的话,阿秀在背篮里禁不住流着泪水而无奈呻吟着,两个孩子也吓得哇哇直哭:“爸爸,您不要,爸爸,您不要。”那种场景是多么的悲催、多么恐慌呀!
   只好听天由命,阿秀和孩子任凭自己的男人摆布了。背到娘家,阿秀的男人对着老丈人说:“老爹,我把阿秀及两个孩子送到您们这儿来,您把我看护几天,我出去找点钱来,再给她们接走,给阿秀治病。”作为当爹妈的哪有不接受自己的亲生骨肉的。于是就认账了。
   阿秀的老爹是抗美援朝回来的老兵,在去抗美援朝前学过几天草药,当多几天民间土医。她的老爹见到自己的女儿病成得瘦骨嶙峋的样子,很是心疼。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开药治疗试试。好多天了,不见阿秀的男人回来。过了一月、两月,还是不见自己阿秀的男人的影子。后来,阿秀的老爹派阿  秀的两个弟弟出去打听阿秀的男人的去向,纯粹一点音信也没有得到,阿秀的老爹无可奈何地悲叹道:“阿秀的男人可能已经杳无音讯了。”
    阿秀的见阿秀的病情没有好转,又去找当地的名医开一些药物给女儿治病,也算是尽到当爹的责任了。可能是药不投方,还是病入膏肓。阿秀的病情也还是不见好转,反而每况日下。
    没过多久,阿秀眼巴巴的丢下两个孩子,无奈地撒手而去。孤苦伶仃的两个孩子哭着“我们要娘,娘不能走!”惹得全家老小及左邻右舍在场的人们无比悲痛流泪。
   阿秀走后,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只好随她们的外公外婆了。那时,阿秀的父母负担也十分繁重,自家有四个孩子,加上又多了两个孩子,一个六个,可想是多么沉重的负担。此时此刻,阿秀的父母多么希望阿秀的男人出现在眼前,把两个孩子带走。毕竟这是阿秀的男人应尽之责啊!
   阿秀的男人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一个没有人性的男人,对自己亲生骨肉都忍心抛弃的男人。阿秀的男人在外面是否得知阿秀的死,是否牵挂着自己的亲生肉骨,没人得知。一直就永无音信,不知在外是死是活。
   阿秀相貌和性格特征都遗传给了阿秀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也长得水淋淋的十分可爱,十分懂事。后来附近的人家为了给阿秀的父母减轻负担和压力,主动前来领养这两个孩子。于是两个孩子,一个抱养到覃姓人家,一个抱养到侯姓的人家。
   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都嫁了人家,日子过得比较殷实。但是两姊妹在一起时,常常想念她们可怜的母亲,也不知她们的爹是死是活,真想见到她们的爹,想当面问问多年为什么要抛弃她们,为什么不管她们。心中充满了无穷的想念与不尽的怨恨,泪水不禁噙满了眼眶。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111

主题

1709

帖子

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沙发
发表于 2024-5-18 09:45:52 | 只看该作者
阿秀的男人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一个没有人性的男人,对自己亲生骨肉都忍心抛弃的男人。阿秀的男人在外面是否得知阿秀的死,是否牵挂着自己的亲生肉骨,没人得知。一直就永无音信,不知在外是死是活。
彻头彻尾的文学爱好者,疯狂自我的文字组合人,在象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精华

388

主题

1万

帖子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板凳
发表于 2024-5-21 10:4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如果你是马,这里就是草原
当代作家网1群:472487178   当代作家网2群:345916344   
当代作家网3群:298544556   当代作家网收藏群:307688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dzja.com ( 沪ICP备14013917号-6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