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当代作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洞顶的经历

[复制链接]

5

精华

421

主题

434

帖子

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0:4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穴坡人 于 2025-7-27 10:49 编辑

   凡是在砚山工作过的人,都知道砚山有个六洞顶。砚山人及在砚山工作的人,都有个习惯,就是下午吃饭后,喜欢邀朋约伴到六洞顶高上玩。
   六洞顶位于砚山镇街后面,是一座高山。山顶有六个洞,洞有清泉而出,故取名六洞顶。人们登上山顶,可以观赏四周风光。北可高瞻濯水上鹿池的亢阡,南可远眺柏村与大坪交接的黄杨坪。东可饱览分水至天山奇峰,西可大观镇南至濯水长崖。清风送爽,高瞻远瞩,实在让人赏心悦目。
六洞顶,犹如一个人历经风霜雨雪,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听说民国末年,解放军来砚山剿匪,在六洞顶交战。经过几小时的战斗,将土匪赶出了砚山从此,砚山人民安心度日。此次剿匪有碑记载,立于砚山下场口后被毁坏。 六洞顶因此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六洞顶前面是一片荒坡各种灌木与杂草丛生看去一片荒凉。大集体时,人们将荒坡开垦出来,成了一层层梯土。因土质贫瘠,又没有化肥,种上玉米,收成微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个时期。砚山公社利用这个时机,将六洞顶变成知识青年劳动锻炼的地方。在公社书记的领导下,在当地贫下中农的指导下,一些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将六洞顶的土地栽上茶树,使六洞顶变成茶园。
        从此,人们把六洞顶叫做茶厂。六洞顶修建两座木房,供知识青年们生活住宿之用。一群男女青年使那高高的山坡热闹起来。在高高的山坡上,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在层层的、碧绿的茶林里欢快地采着自己栽种的茶叶。休息时,男女青年唱歌跳舞,散发出青春的活力。那时,六洞顶成为砚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六洞顶最有活力的时候。
        后来,恢复高考,好多知识青年纷纷考上了大学有的回城安排了工作。六洞顶的茶园就只好归随当地的生产队那热闹的场景只能成为记忆。
        电视开始进入乡镇时,用天线接。要在一个地方的最高点修个差转站,砚山无疑就选择六洞顶。六洞顶修起电视塔后,人们以此作一道风景点,时不时又上六洞顶玩耍、观光
        后来,土地放下户六洞顶的茶园也被四分五裂。后因茶叶不管钱,人们逐渐将茶树挖掉,种上包谷一片充满生机的茶园就在六洞顶上消失了。
         后来呢,后来,有个外地药材老板看中这片荒地,适合栽种药材与区政府协商成功将各个农户的土地承包回来,栽上桔梗、杜仲、黄柏等药材。还招聘当地的一些青年为工人、管理员。开始觉得前景可观可没过多久,把招聘的人员用电视机抵作工钱就打发了栽种的药材就归各自的农户。
        后来,人们科学耕种,少种多收人们放弃了六洞顶的土地,成为一片荒芜人们用来放牧牛羊。
        再后来,六洞顶有一片土地栽上了杉树现在看去六洞顶密密麻麻的杉树有小小的林海的感觉。有一片土地依旧荒芜着,现在人们用来栽种金银花
   现在,六洞顶一片荒坡建成了公墓,取名叫“仙境山”,成了逝者的归宿之地,在那里可以永远安息。
   六洞顶随着政策的改变,也随之在发生变化不知六洞顶今后还要经受些什么?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dzja.com ( 沪ICP备14013917号-6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